分类: 搜索经验

  • 千亿中选出10个,只需1秒,搜索引擎为什么这么快?

    千亿中选出10个,只需1秒,搜索引擎为什么这么快?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互联网上有上千亿个网页,通过输入一个关键词,搜索引擎却能够在1秒不到的时间返回搜索结果,且无论是搜索网页,还是图片、文件、视频! —— 为什么如此之快?

    搜索引擎
    用时0.44秒

    有人说因为这是计算机啊,又不是人,当然快…

    也有人说因为他们是大公司,有很多服务器,技术牛逼呗,速度当然快…

    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拥有强大服务器和技术的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上搜索一个文件的却要很长时间。难道你的操作系统上的文件超过千亿个吗?

    搜索引擎公司确实有先进的服务器,这些机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速度支持,但并不是解决“千亿选10个,只用1秒”的关键。

    实际上,真正想要快速响应,关键是能够快速发现互联网上的网页并找到这些网页的“偏旁部首”,进而像查字典一样找出一张张网页来。 —— 没错,就像新华字典一样

    1. 快速发现互联网上的网页 —— 快速搜集
    2. 找到这些网页的“偏旁部首” —— 快速查询

    一、快速发现互联网上的网页

    今天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所有信息都是以网页形式出现的,无论是浏览器中看到的有清晰网址的网页,还是app中看到的一个一个的界面,背后都是网页,网页上可能有标题,有段落,有视频,有音频等信息,这些就是用户能搜索的所有信息源了。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累计有上千亿的网页,怎么收集这些网页信息? 这个部分就是爬虫的工作,我们熟悉的百度,google,360,搜狗等搜索引擎都有自家的爬虫,这些爬虫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服务器上,日夜不停息的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信息,然后保存到自家数据库,提供用户搜索服务。

    当然搜索的工具不仅仅只有搜索引擎,比如现在比较火的社交媒体,如知乎,微博,小红书,微信等等,这些平台自身当然会存储这些信息,用户发布的文字(回答,笔记),视频(长视频,短视频),音频(音乐,教学)等信息就直接进到数据库中了,每个平台也有几个亿的网页信息提供用户搜索。

    简单来说,信息要么就是从互联网上爬取放到自家数据库,要么用户发布后就直接在数据库中。

    二、到这些网页的“偏旁部首”

    这就像在人海茫茫中,找一个灵魂伴侣一样,那有这么容易?搜索引擎尽然能在1秒内把可能对你有用的信息放到你面前,背后一定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快速响应的。

    其实原理就和新华字典一样

    新华字典 拼音音节 索引表

    你看呐,我们并不会从新华字典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一页一页找,从几万字中找到你要的那个字。我们的搜索过程是这样的:先查看索引表(拼音或偏旁部首),然后直接翻到该字所在的页,直接就找到了对吗。

    搜索引擎也有一张自己的索引表,这张索引表也可以用拼音和偏旁部首吗?算一算就知道这个方案不行,互联网上有上千亿个网页,拼音+偏旁部首 撑死也就是几百个,每个需要承载的网页数量依然几个亿的数量级,依然太大了。怎么办呢? —— 用关键词来当索引表

    将几千亿的网页分类到几万个词语上:

    1000亿 / 10万 = 1百万

    这个量级,今天的计算机很容易处理的过来了。因此,搜索引擎最终采用了词语作为互联网的索引表,即用词语来给网页进行分类,大大提升了搜搜的效率。

    关键词搜索 清华 python 课程

    巧了,用户也刚好是用词语来搜索信息的!

    总结

    今天互联网上的信息已经是千亿级了,网页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网页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信息也越来越容易被搜索到。这些信息最终都会以词语的形式进行分类,文字内容通过分词之后变成一个一个的关键词,图片、视频、音频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文字化,在同样按照词语的形式进行分类。 —— 关键词才是搜索引擎速度的秘密,它是互联网这个“新华字典”的“偏旁部首”

  • 为什么『信息获取方式』会影响一个人收入、学历、阅读能力?

    为什么『信息获取方式』会影响一个人收入、学历、阅读能力?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很多人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虽然社交媒体上已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应有尽有,并且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变得无比聪明,各类平台都拥有非常智能的推荐算法,总能把你关心的内容放到你面前来,供你享用,但真正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信息好像又不是那么灵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今天大家并不缺信息,而是缺乏提取信息的方法,本质上人类从古至今只有2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即搜索和关系网络。不妨思考一下:在古代的原始人如何解决某个问题(比如:食物短缺)

    • 方法1:主动去森林当中探索,直到发现食物为止
    • 方法2:问问其他部落的人,在哪里能找到的食物

    请再思考一下:在今天我们是如何解决某个问题的呢?(比如:如何学习英语)

    • 方法1:主动去搜索引擎中搜索信息,可以是百度、google、微信、知乎、小红书、英语学习社区等等,去找到关于问题的答案
    • 方法2:问问一个已经在英语方面很专业的人,这个人可以是领域大V,可以是英语老师,可以是某一个自己信任的朋友,甚至你也可以直接在某个微信群里发问,直到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发现了吗?解决问题的方式,从古至今其实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 过去:去森林找寻食物 → 今天:在搜索引擎搜索“英语学习技巧” —— 搜索
    • 过去:问其他部落 → 今天问领域大V,老师,朋友 —— 关系网络

    只是今天这些方式变得更加智能,我们有了搜索引擎,有了社交媒体平台,有了知识问答平台,有了人工智能,有了推荐算法,有了机器学习,有了神经网络…… —— 但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你以为只有人是这样吗?

    不仅仅是人在用这两种方式在寻找信息,就连人工智能也是相同的原理,来帮你获取信息的,并将获取到的信息喂到你的嘴边: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一个事实,很多大厂都会购买用户行为数据并结合自身的数据,再拿去训练平台的算法,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输入法关键字,因为它几乎是每一个网民每天都必然会接触到的工具,没有什么比它产生的数据来的更直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刚刚还在和同事讨论XX话题,一会去刷社交媒体平台的时候发现已经有相关的信息推荐到你面前了,甚至有时候你只是哼唱了一段旋律,就会有相关背景音乐的短视频推荐过来。 —— 其实你早以把关键信息输入给了人工智能算法,本质是还是你在主动搜索信息,只是这个过程变得更微妙,更不经意。

    • 你朋友点赞过的信息,会推荐到你的面前
    • 你关心过某个大v,就会有相似领域的大v推荐给你继续关注
    • ……

    这些本质上是都是利用了搜索和关系网络

    你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智能(人还是人工智能,寻找信息的方式都是搜索和关系网络

    谁更重要呢?

    既然今天信息如此“聪明”,我搜不搜,信息总会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是不是不搜更爽?当然不是。

    有研究表明,善用搜索的人比其他网民的收入更高,学历更高。

    从收入角度来看,搜索用户收入水平相较全体互联网网民收入水平偏高。全网个人月收入8000元以上为14.8%,搜索用户8000元以上占比约45%。搜索用户近四成家庭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同时个人与家庭消费居高,超五成用户个人消费在 4000元/月以上。

    搜索用户特征

    既然人工智能算法能把相关的信息推荐给我,那搜索不搜索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会搜索信息的人无论收入还是学历都高于普通网民?这两件事儿怎么会相关呢?

    信息推荐与搜索信息

    很多人都知道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有毒”,一打开就停不下来 —— 因为你担心错过美好生活

    这些平台背后的人工智能不断的在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并以你付出的宝贵注意力作为核心指标。 —— 如果一个平台能每天占用你2小时候以上,那它最后多半能上市

    •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 你关心的就会一直是头条
    •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 忘记美好生活
    • 小红书标记你的美好生活 —— 美好生活
    • …. —— 感受美好生活
    • … —— 引导美好生活
    • … —— 美好生活解决方案
    • … —— 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
    • … —— 美好生活品鉴官
    • … —— 遇见美好生活
    • … —— 相约“诗和远方” 惠享美好生活
    • … 美好生活

    这些信息推荐的结果是什么呢? —— 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仅为8秒查看完整数据报告

    社交媒体平台有系统的注意力捕获机制,游戏平台也有系统的上瘾机制,它们本质上是占用你的时间,并非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

    你也许收藏了非常多别人的种草内容,比如小红书上面有各种种草信息(10个英语学习网站,8个你不知道的excel技巧,自媒体人不得不收藏的100个常用工具,10年广告人分享的8个标题写作技巧,豆瓣top250高分电影,有了这个5个工具再也不愁XXX,明星们都在使用的减肥食谱盘点,100页PPT模板XXX,自媒体工具大全,数据分析必备技能,打工神器(有了它以后再也不加班)……)

    因为这些都是算法投喂给你的信息,并不需要你太多的思考和过滤,只要你舍不得扔掉,只要你担心会错过什么,它们就会进入你的收藏夹。但大多数时间,收藏夹都是用来吃灰的,不是吗?

    搜索有什么不同吗?尽然会影响收入?

    人第一次密集接收信息推荐是什么时候?—— 含着奶嘴的时候。刚刚睁开双眼,发现世界的时候!

    哪时候任何信息都可以算是美好生活,哪时候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全盘接受。但当你问出第一个问题,并向从这个世界获得答案的时候,思考就开始了 ——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搜索是一个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 —— 聚焦,这和信息推荐是完全相反的

    搜索就是在聚焦信息,你会下意识的过滤很多的信息,而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最有效的信息上(当下你面对的问题,任务),你会不断进化搜索关键词,不断聚焦问题的关键,不经意间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可以做一个小的实验观察:

    观察一下你的父母怎么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的?如果他/她是第一次用百度,那就更好了,你大概率会看到一个完整的搜索进化过程。你告诉他“找下哪里可以看鱿鱼游戏”,然后认真观察他的每一个搜索词。(请不要给任何的提示)

    接下来的情景多半类似这样:

    1. 第一步:输入“电影网站”,发现很难找到
    2. 第二步:输入“鱿鱼游戏”,发现有相关信息了
    3. 第三步:输入“鱿鱼游戏 韩剧”,发现更相关了
    4. 第四步:输入“鱿鱼游戏 在线观看”,最终找到了答案(虽然国内搜索引擎非常难找到)
    5. 以后:直接搜索“XX电影网”,找电影就上XX电影网,记住了
    6. 再以后:从收藏夹直接打开XX网站

    当然也可能搜索一些带疑问的关键词,比如哪里可以看之类的。这就是一个完全不懂搜索引擎怎么用,甚至是第一次使用搜索引擎的人,大概率都会出现的情景,他们在不断聚焦信息,不断过滤信息,他们在不断准确的描述一个问题,不断从得到信息中进一步提炼信息,最终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非常简单,关键词的进化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非常容易观察,非常的线性。

    结语:

    了解了搜索和推荐的本质,反观一下自己平时获取信息的方式呢,去整理整理,归类归类!你是更习惯于主动搜索信息还是利用关系网络获得信息呢?或者只是被动接收信息推荐?你每天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多长呢? —— 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打开手机观察一下屏幕使用时间,再统计一下你最近一周完整看完过多少篇500字以上的文字内容?最近一年完整阅读过多少本书籍?(当然一定是你感兴趣的)

    • 人们不愿意回答一个简单到触手可及的问题 —— 因为这会浪费他人的注意力 —— 不如你先搜索一下?
    • 我们只会回答大爷大妈下一站到哪里,即使就在公交站牌前。但年轻人问这样的问题,一开口就心里也许就开骂了(“特么的不识字?”)
    • 我们其实并不反感大爷大妈,只是反感提前变成了大爷大妈 —— 尤其是今天的 “互联网大爷大妈”

    sougood 会慢慢丰富整个搜商训练系列的内容,之所以叫训练,是因为它不可能短期习得,真正变成技能一定是需要时间的。搜商从0到1,再从1到100,你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你的注意力也会比普通人高。

    搜索能力是人与人之间逐渐拉开差距的一个隐式技能,它看似不起眼,却重要到形成了一门专业的学科。信息的搜索可以简单到找一部电影,也可以复杂到了解一个垂直领域。

  • 为什么小红书博主推荐的电影,总是找不到在线播放的网站?

    为什么小红书博主推荐的电影,总是找不到在线播放的网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经常在社交媒体比如小红书上,看到有博主推荐不错的高分电影,电视剧,但搜索之后发现没有可靠的播放源,或者一定要付费充值会员才能观看?为什么搜索电影网站这么难呢?

    ——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版权

    国内通过通用搜索引擎找寻电影,几乎不太可能找到免费电影网站,如果你使用百度会发现,搜索结果当中爱奇艺电影,腾讯电影出现的几率最高,不过都需要充值会员才能观看。由于这些网站上资源有限,并且很多电影无法引进国内,因此很难说充一个会员就能看所有的片源。

    能免费在线看的电影网站都在国外(即使是中文界面)

    能免费在线看的电影网站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大部分都在国外(同样是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这些网站有这样几个特征:

    1. 广告比较多(通过广告盈利相对于充值会员来说,前者不容易被查到账户)
    2. 经常需要切换播放线路(因为经常会有线路被封锁,好的线路多在国外)
    3. 中文界面,但不在国内(服务器在国外)
    4. 经常提示收藏新的地址,或者下载新的app

    比如努努影视,直接看界面,完全是一个中文网站,但要查询一下网站所在地,就会发现并不在国内。如下图:

    查询电影站信息

    这样的电影网站数量非常多,并且经常更换域名,不是播放线路出问题,就是被封了。如果您收藏某个电影网址,就会发现过不了多久就被封了。(不过也确实有比较硬气的电影网址,能够持久坚挺)

    如何搜索电影资源呢?

    国内也有一些通过人工收集并整理做成的电影搜索引擎,不过很多资源其实就是国外的电影网址,失效速度快。(可能当你找到的时候,已经无法观看了)

    你可以使用 sougood 的影视搜索功能,该功能提升了免费电影网站的权重,直接搜索电影名称,搜索结果通常会出现很多可以直接播放的网站。

    电影搜索使用步骤

    1. 打开影视搜索功能
    2. 输入电影名称关键词,比如“神器动物3”
    3. 点击搜索,并选择“影视”选项卡

    如下图所示:

    搜索电影名称

    想要找一个免费的大片看看?现在就去试试吧

  • 社交搜索的出现

    社交搜索的出现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国外出现社交搜索已经很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 —— google social search

    而国内却很少有一个搜索引擎这么做,我们熟悉百度,搜狗,360,搜一搜等等都属于大型综合搜索引擎,他们能搜索除被墙掉的大部分网站,但出于商业竞争等考虑又无法提供干净的搜索结果(大家都会优先考虑广告盈利,自家产品保护),你会看到百度的搜索结果中百度新闻,百度贴吧,百度文库,百度经验,百度广告会占大多数;搜狗中搜狗百科,搜狗视频,搜狗下载,腾讯系的产品占大多数。这些行为虽然情有可原,但也真的使得用户想要找到有用的信息变的困难重重。

    搜索行为变得分散,且垂直

    • 搜视频去哔哩哔哩,youtube
    • 有疑问找答案去知乎
    • 搜索商品去淘宝,天猫
    • 找种草信息,去小红书(小红书有网页版)
    • 找爱豆信息去微博,豆瓣
    • ……

    仅仅在国内就被分裂成了20多个搜索引擎,各个DAU都上千万。

    内容竞争,各自封闭,各自精彩

    最典型当然就是腾讯系,一直以来微信的内容除了搜狗搜索能收录之外,其余的搜索引擎是无法收录更无法提供搜索结果的,之前有一则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放开robots协议,允许百度抓取微信内容》还让百度的股价应声大涨了10%。但仔细想想吧这事儿不简单,百度会收录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吗?会收录多少呢?收录之后会给与多高的权重和排名呢?腾讯真心愿意开放自己的内容不再封闭吗?

    —— 假设腾讯先让大家都收录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等到来自搜索的用户不断进入公众号文章,再在公众号文章上方放上搜狗搜索的入口,国内搜索引擎份额可能会出现惊人的变化

    除了微信外,很多APP的网页也屏蔽了搜索引擎,比如各类交友app,资讯app,购物app,效率,办公,行业等等。

    还有谁能搜索全网信息 ?

    相信不论是程序员,分析师,研究人员,设计师,插画师,自媒体还是普通学生都深有体会,在 google 搜索东西总会高效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 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以及对中文的精通
    2. Google尤其支持内容贡献者
    3. 由于中国市场受限,能够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更少的广告

    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

    这一点一直写在 google 的企业文化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种体会,自从 google 离开中国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搜索引擎很像是某些网站的站内搜索?而google却依然秉承着自己的信念 —— 整合全球信息

    • 如果你是程序员,你可能会发现来来回回都绕不开CSDN(虽然CSDN非常优秀);
    • 如果你是设计师或者插画师,似乎只能找到那么几个素材网站,或者几个培训课的网站;
    • 经常想要找电影,小说,漫画,音乐发现出来的结果都需要先冲一个会员,即使输入的关键词包含了“免费、在线”;
    • 更多的时候总是绕不开广告,百科,经验,贴吧,文库?
    • ……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国内的搜索引擎弱(都挺强),而是有很多站点和搜索引擎之间属于竞争关系(比如微信文章),还有太多的网站因为一些原因被墙了。全球排名靠前的代码托管网站,搜索引擎,设计网站,素材网站,图片社区,社交媒体,即时通讯,新闻媒体,视频网站,学术机构,数据报告网站,博客,wiki,电影,动漫,音乐,小说、游戏、网盘… 似乎都被墙了。

    (ps:由于 sougood 自身也依赖于 google 的技术,所以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主动屏蔽了百度所有爬虫的IP,使其不会出现在搜索结果当中,因此大家在百度上搜索不到 sougood,也不要觉得奇怪哦~ )

    Google尤其支持内容贡献者

    作为一个搜索引擎,能够提供搜索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优秀网站出现,不断的被 google 发现,并再搜索结果中给与展示,可以说搜索引擎的内容来源就是这些优秀的网站,这就好像知乎和知乎答主的关系,小红书和小红书博主的关系一样。google 非常明白一个道理 —— 人是因为需要信息而使用搜索引擎的,而不是因为什么情怀!

    所以google一直以来都非常善待各个站长,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网站制作注意事项,包括内容如何展示,代码如何更高效,信息如何放置,怎样提升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现,这些帮助指南一直以来都由专业的团队在维护和更新着。也正因为这样 google 和网站之间才形成了互相供养的良好生态。

    国内的话,可能也是因为太卷了吧,各大搜索引擎都因为过度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市场份额而相互厮杀。受伤的往往也是一个一个的站长(内容贡献者),慢慢的大家开始不再制作新的网站,慢慢的搜索引擎也搜索不到好的网站,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个old school 的网站再支撑着整个搜索结果。 —— 人是因为需要信息而使用搜索引擎的,而不是因为什么情怀!—— 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 商业需要尊重基本常识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网站站长开始不再制作网站,因为即使做的再好,在国内的搜索引擎当中也越来越难被搜索到,因此大家开始逐渐离开靠搜索引擎,转而投向社交媒体。用户的搜索习惯也慢慢变成了百度一下,再小红书一下,再B站一下,再抖音一下,再知乎一下,再搜一搜,再bing一下…… 用户的行为是不会骗人的,一个地方搜索不到自然会换地方搜。

    Google 社交搜索(国内版)

    对于搜索信息这件事 google 一直都非常强大,且对中文是如此的精通,而国内的高质量内容又慢慢向社交媒体集中,这些社交媒体对 google 是异常的开放,巴不得 google 多抓取一些内容走,放到搜索结果中去。既然这样那不如把两者结合起来吧。 —— 于是就有了 Google 社交搜索(国内版)

    在提供 google 搜索结果的同时,又能一键搜索全网社交媒体资源。

    有一个这样的场景,当你在小红书或者知乎发现有人推荐了某网站,某电影,某个工具,于是你去了各大搜索引擎搜索,却很难找到,最后发现还是得去评论区求链接、分享网盘地址、求告知在哪里看… 博主通常会让你先加微信 —— 这太奇怪了,也太低效率了。

    如果使用 google社交搜索功能 类似上述这样的情况就变得无比简单。

    最后,感谢大家

    2021-11

    成立之初至今,sougood 也迎来了众多用户的使用和分享,也使得今天我们能保持着每个月3-4万的用户增长,如果您认同并愿意使用 sougood 的众多搜索功能,希望您能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使用~

  • 为什么进行社交搜索?

    为什么进行社交搜索?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前言

    人类找寻信息的方式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从古自今只有两种找寻信息的方式,通过 关键词搜索 或者 通过关系链

    如何解决食物需求?

    在原始社会,假设人们想要解决“哪里有食物?”这个问题,会怎么做呢?

    • 一种方式是主动去山里寻找,即主动去搜索
    • 另一种方式则是跟身边的其他原始人,亲朋好友等打听信息,即关系链

    这件事放在今天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看起来就先进了很多,也效率了很多,但背后的本质并没有太大变化,比如现在的学生想要解决“英语听力”这个问题,会怎么做呢?

    • 一种方式是主动去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为“英语听力”,或者更精准的描述“四级英语听力”,“英语听力训练app” —— 搜索
    • 另一种方式是跟“身边”的人打听,这时身边的人变成了微信好友,知乎大v,权威账号,某个知识星球等等 —— 关系链

    百度蜂巢数据

    搜索是一个什么样的服务?

    用户产生某种需求,通过一个搜索框提交了这个需求,搜索引擎返回需求对应的结果(网页,图片,视频) —— 这就是搜索服务的整个过程

    但谁在为搜索引擎提供内容?这些内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内容的供给变多了(这也得益于社交媒体的爆发)
    2. 内容社交化、视频化(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
    3. 内容更集中了(集中于社交媒体平台)
    4. 内容也更加封闭(各自互为竞争对手,百度搜索不了微信,微信搜索不了抖音,搜一搜仅对部分站点开放)

    由于内容之间的相互竞争,各自封闭,但又各自精彩,人们也越来越难通过一个搜索引擎去获取到整个互联网上的信息,每一个搜索框都想试图欺骗你,这里面就是整个互联网 —— “只是不包含A站,B站,C站,X类型,Y类型,Z类型……以及与我有商业竞争关系的网站

    未来可能的趋势是什么?

    综合的大型搜索引擎越来越难搜索到好的内容,因为内容贡献者从网站为载体变为了以社交媒体为载体,今天大多数人更愿意去社交媒体平台注册一个账号来发布内容,而不是选择做一个网站更新内容(且很难被搜索引擎分发内容)。

    其实不仅是内容的贡献者影响了大型综合搜索的份额,早在淘宝屏蔽百度的那天,大型综合总搜索引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 淘宝屏蔽百度 —— 购物上淘宝(翻译过来:购物搜索上淘宝,即淘宝抢占了购物搜索份额)
    • 购物上京东 ——(翻译过来:京东也抢占了购物搜索份额,尤其是数码)
    • 亚马逊搜索书籍 —— 找书上亚马逊(翻译过来:亚马逊抢占了书籍搜索份额)
    • 微信公众号屏蔽搜索引擎 —— (翻译过来:将内容的供给放在自己手里,搜索引擎没有抓取资格,自然无法搜索到公众号文章),即使腾讯放发让百度抓取,上亿的公众号内容可以被百度搜索到,如果此时公众号顶部加一个搜索框会怎么样?百度的份额只会不断被瓜分…
    • 小红书 —— (种草类的搜索上小红书)
    • 知乎 —— (抢占了问答型搜索)
    • 携程……
    • 去哪儿……
    • 网盘……
      ……

    百度越来越难搜索到优质的内容,且未来也许会越来越难,且既有可能成为一家卖广告把自己卖死的搜索引擎

    SOUGOOD 整合了哪些社交媒体?

    在社交媒体当中内容丰富的平台有知乎、微博、微信、小红书、B站、抖音、简书等等,这些社交媒体当中除了微信一直以来都是关起门来自己玩以外,其他的平台均公开内容,尤其是对待 Google 是及其的开放。

    小红书的PC网站每天从 Google 来的流量就不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小红书的PC站点怎么浏览,从官网来看似乎只放出了很少的内容,而实际上PC端进入小红书的主要渠道是搜索引擎。

    SOUGOOD 目前除了微信内容不可搜索以外,其他大型的社交媒体均整合进了社交内容搜索、社交视频搜索,对标海外的 social-searcher

    你可以使用 SOUGOOD 的社交搜索功能做哪些事?

    • 搜索到的内容变的更加优质(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贡献优质的内容)
    • 可以从多个平台同时获得优质的内容(经验、技巧、方案、观点、疑惑等等…)
    • 也完全可以将当做一个舆情监控来用,比如搜索“XX公司怎么样”,你可以看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评价信息
    • 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也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 不用来回在多个搜索引擎之间切换(SOUGOOD 搜索结果并不会跳转到目标网站再次搜索)
    社交搜索
    部分搜索结果示例
  • 如何搜索到知乎高赞?(点赞数最多的回答怎么找?)

    如何搜索到知乎高赞?(点赞数最多的回答怎么找?)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你是否经常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分享万赞集合,但是不知道如何收集的?

    有的人说通过爬虫没日没夜的采集知乎的所有回答,然后进行筛选就能找到点赞高的回答……可是知乎仅在google的收录就已经有4千多万了,采集似乎并非常人所及。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使用知乎按点赞搜索功能即可完美解决这样的问题。

    操作步骤:

    1. 打开“知乎问答-按点赞搜索
    2. 在搜索框输入”*的回答”
    3. 点击搜索按钮即可

    搜索结果

  • 知乎高赞回答(按点赞搜索)—— 数据更新

    知乎高赞回答(按点赞搜索)—— 数据更新

    知乎搜索(按点赞)—— 功能更新

    知乎最高赞是多少?排除已经被和谐掉的67万赞回答以外,目前知乎最高赞为53万+。下面这条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0297692/answer/1715042961

    之前我们只将过滤条件上限设置在了1万,但由于部分用户邮件反馈,说知乎高于10万赞的也有一些。其实我们当然知道不止这么少啦,只是出于搜索的目的,担心大家过高的预期下没有搜索到内容,毕竟一个平台优质内容是满足2的更2,8的更8定律。

    本次搜索过滤条件更新,我们将点赞区间上限设置为了30万,由于在往上数据已经非常少了,不再适合搜索,若未来知乎数据的扩充,我们也会同步更新。

  • 行业报告哪里找?数据、报告、行业研究

    行业报告哪里找?数据、报告、行业研究

    小众、高效的搜索引擎

    👉 无广告 | 小众搜索 | 10倍效率

    报告搜索搜索功能分为4个版块

    • 公司年报(搜索:“xx年报”) —— 如“茅台年度报告”
    • 公司财务数据(搜索:上市公司名称) —— 如“腾讯”
    • 行业研究报告(搜索:行业名称或领域名称)
    • 国统、政统数据(搜索:相关政策、人口数据、人口普查、城市发展等相关数据)

    搜索结果展示

    元宇宙行业研究报告
    Z世代趋势美妆消费洞察报告
    小红书:优质UGC电商生态、内容、用户、变现多为提升
  • 线上活动有哪些?如何快速想出十个有创意的线上活动方案?

    线上活动有哪些?如何快速想出十个有创意的线上活动方案?

    一、不要用一个人的脑力来和全世界拼创意

    无论是新媒体运营还是专业的活动运营都不得不说策划活动是一件非常耗费脑力的苦逼活,不过一个好的活动确实能够给社区(或博主)带来不少新鲜血液,增加用户粘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收益。

    其实今天大多数的活动都已经被人做过一遍:

    • 豆瓣线上活动超过10万次
    • 微博上的转发、抽奖、征集等等活动有百万级数据量
    • 下线的讲座、分享也是几十万级

    有这些基础的活动数据沉淀,怎么做活动就变得容易很多了,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从头到尾的策划一场活动,只需要将别人做过且数据不错的活动换到自己的社区(微博、社区、社群、圈子……)来做即可。

    不要用一个人的脑力来和全世界拼创意 —— 这是一件逆水行舟的事情

    二、线上活动搜索功能

    SOUGOOD 提供了活动搜索功能,可以快速参考当下已有的活动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粉丝调性、社区调性的活动形式参考即可,当然你可以选择数据比较好的活动形式(转发、参加人数、活跃度高等等)

    活动搜索功能(一)热点活动搜索 

    搜索节假日相关的关键词或相关关键词,寻找相关主题活动(你可以通过查看营销日历找到每月的活动主题)

    举例搜索:”情人节”、”七夕”,(当然sougood支持常见的 google 搜索指令”|”:情人节|七夕)

    可以看到搜索结果中有各个账号关于情人节所做的相关活动:

    高级搜索指令
    节假日活动策划
    情人节微博活动

    筛选一些数据不错且和自身品牌调性相符的活动:

    • 科科米勒原创JK馆:https://weibo.com/5563356069/KsOwpxa7w (转发2000+,评论200+,点赞200+)
    • Varmilo阿米洛:https://weibo.com/3929645134/Ks4yPbrfL(转发900+,评论300+,点赞200+)
    • 豆瓣FM:https://www.douban.com/online/10889385/(参加人数1475人,活动照片838张)

    活动搜索功能(二)“月经式”话题活动

    很多成功的传播活动,优势不一定都是时事热点,而是当下的文化环境下,人们不断讨论、在意并且定期就会爆发的心理需求 —— “月经式需求”。

    比如:生活、压力、催婚、相亲、买房、说走就走旅行、单身、怀旧、打工人、搞钱、80后、90后、00后、高考、考研……

    通过搜索相关的关键词也可以找到可以参考的活动形式:

    单身主题活动
    豆瓣线上:单身相关活动

    这些也许还不错:

    • 【有奖活动】晒一晒!一个人的精彩:https://www.douban.com/online/11979490/(参加人数2519, 活动照片1804张)
    • 给我一个你单身的理由?:https://www.douban.com/online/122710780/(参加人数2810,活动照片1897张)
    • 一张照片证明你是单身!【晒照片有奖双人游任你选】:https://www.douban.com/online/11714405/(参加人数4624,活动照片3710张)
    • 夜莺_一期沼(应该是个画画的)https://weibo.com/1998239184/Kgj4Zez3X (转发63,评论72,点赞39)

    活动搜索功能(三)参考大公司(大V)如何做活动

    可以搜索公司名称、品牌名称、账号名称等关键词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活动形式

    比如搜索:知乎、印象笔记、日食记、杜蕾斯……

    知乎微博线上活动
    杜蕾斯微博线上活动
    杜蕾斯线上活动

    活动搜索功能总结

    1. 打开活动搜索功能
    2. 搜索关键词(特征、节假日、热点、公司名、大V…)
    3. 筛选活动(线上、下线)
    4. 拆解各项活动,选择适合自身品牌调性的活动
    5. 参考,复现
  • 自媒体不会规划选题内容?(公众号、笔记怎么规划热点选题)

    自媒体不会规划选题内容?(公众号、笔记怎么规划热点选题)

    做新媒体运营不管是写文字、写笔记、拍短视频都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选题与创意,但大家都是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到每天都创意满满呢?据说一个合格的新媒体在拿到一个内容方向的时候,能在脑袋里蹦出10个选题,你合格了吗?

    你可能想出100个选题吗?

    思考题:要做一个插画领域的博主(up主)。如果让你来规划账号的内容,试试看你能规划出多少个选题方向来?

    早期增长黑客们是如何规划选题的?—— 关键词库

    为什么关键词库这么重要?

    关键词其实就是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的词,比如有人在百度搜索“插画”,搜索框会给推荐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如图所示:

    关键词相关推荐

    其实不仅是百度,现在只要有搜素框的地方几乎都有关键词的推荐,这就是需求诞生的地方

    百度、google 都是世界上非常聪明的公司,他们想要知道用户的需要是什么,于是做了一个“搜索框”去接收用户提交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最后通过搜索结果去响应用户的需求(一张张布满内容的网页 —— 搜索结果)。

    满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即是新媒体人员规划选题的本质

    早期做增长的都非常了解关键词的重要性,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挖掘关键词,百度关键词工具,google关键词工具,花钱(数万美金)购买一个领域的关键词库,然后耐心的花时间仔细阅读这一个一个的关键词,最后做到完全了解一个领域的需求在哪里。

    这件事做完之后就轻松的获得了几万、几十万个选题方向,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把需求内容化,做成一张张网页,让百度、google收录进数据库中,当用户再次通过搜索框提交需求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内容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公司数不胜数,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youtube、知乎、小红书……

    平台把选题放在哪里了?

    当下的新媒体运营已经没有这么有耐心了,这其实也源于各种各样水平参差不齐的培训课程,都非常的短平快,阉割了不少知识(甚至其本身也不知道太多)。

    今天规划选题的方式除了关键词之外,还多了很多的数据参考,先进了很多。

    1. 知乎将关键词库放到了何种各样的话题、回答当中
    2. 小红书将关键词库放到了话题中
    3. 微博将关键词库放到了话题、超话当中
    4. 抖音将关键词放到了话题当中

    平台官方规划(主动规划,或者UGC的方式规划)好的词库作为新媒体运营人员就应该非常敏感,因为这些 #话题 下涵盖大量的内容,并且提供了“受欢迎程度”的数据,点赞量、转发量、阅读量、播放量、收藏量、评论量……

    如何快速规划选题?

    前面介绍规划选题的方法,可以归结为2类:

    1. 辛苦的挖掘关键词,做关键词整理,规划选题
    2. 通过平台提供的 #话题 、数据规划选题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通过关键词,优点是全面,你可以完全从关键词库中了解到整个行业受众的需求集中在哪里,如果仔细研究,规划出几万、几十万个选题也不在话下,不会出现创意枯竭的情况,长期受益。缺点是需要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完全值得)

    通过 #话题 的方式,你可以快速的找到一些非常受欢迎的话题,话题下又有非常好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快。但如果没有关键词的基础,也许只能通过凭感觉找到自己能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去搜索(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有5万个关键词)。

    话题、选题搜索功能如何使用?

    既然各个平台都将各种各样的选题放到了 #话题 下,那么 sougood 将所有的话题分平台都归到了选题搜索功能下,方便大家快速挖掘选题。

    1. 通过关键词搜索可以快速找到某个领域在各个平台都有哪些选题方向,每个选题方向下都有哪些内容的呈现形式
    2. 点击进入搜索结果可以找到该话题的热门的内容,他们的呈现形式是什么
    3. 耐心盘点一下就能快速做出几百个、上千个选题

     
    比如:以“app安利”为主要的方向,我们来看看如何扩展选题
    搜索选题-豆瓣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展示了豆瓣、和小红书上关于“app安利”的话题搜索结果,不难发现有这样的方向:实用APP,猎奇类app、小众app、好用app、追剧app、学习类app、游戏类app、英语学习类app…

    通过每一个话题,进入即可看到象印的话题下有哪些优质的内容形式,他们的数据怎么样



    选题搜索功能使用方法总结:

    打开选题搜索功能

    1. 根据自己所在的领域,挖掘关键词
    2. 通过选题搜索功能搜索
    3. 搜索结果中展示了选题可能的方向
    4. 点击每一个搜索结果,查看具体的内容呈现形式
    5. 对比数据表现
    6. 记录适合自己的选题